導讀:從3月1日到4月4日,全國共驗放出口主要疫情防控物資價值102億元,其中口罩約38.6億只,價值77.2億元。
中國有句古話“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因此,中國沒有也不會限制醫療物資出口。
近日,中國生產的呼吸機和防疫物資已經陸續運抵多個國家。
當前國際疫情快速蔓延,多國向中國采購醫療物資,開啟“自提模式”。
截至4月4日,已經有54個國家(地區)以及3個國際組織和中國企業簽署了醫療物資商業采購合同,另外還有74個國家和10個國際組織正在與中國企業開展商業采購洽談。
我們不會忘記在抗擊疫情之初,許多國家對我們施以援手,因此在中國疫情防控形勢向好、國外疫情加速蔓延之際,我們愿意在做好國內疫情防控的基礎上,為有關國家和地區提供我們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幫助,加倍地回饋國際社會。
中國生產的防疫物資陸續運抵多國
300臺呼吸機從中國運抵英國
據央視報道,當地時間4日,來自中國的300臺呼吸機運抵英國。
英國內閣辦公廳大臣邁克爾·戈夫在發布會上稱,英國政府正從多國購買呼吸機,這其中也包括中國,戈夫感謝中國政府在這方面給予的支持。
目前英國共有8000臺呼吸機,暫時能夠滿足防疫需要,未來預計需要3萬臺以上。
圖片來源 / 央視財經
英國內閣辦公廳大臣 邁克爾·戈夫:4日,300臺呼吸機從中國運抵英國,感謝中國政府保障這一數量。
英國衛生部還推出一個新冠病毒信息登記網頁,呼吁有癥狀者,不管程度輕重,盡快在網頁上填寫相關信息,以便衛生部門更好地協調資源。
圖片來源 / 央視財經
法國已從中國訂購近20億個口罩
據央視援引法國媒體報道,法國的新增病例數、新增死亡人數和入院人數均出現小幅回落,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截至4日,法國共轉運重癥病人566人。另據法國媒體報道,法國衛生部長維蘭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法國已經從中國訂購了近20億個口罩,目前還在繼續增加訂單。
圖片來源 /央視財經
美國:紐約州州長感謝中方捐助呼吸機
美國目前是全世界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最多的國家,紐約州是美國疫情最嚴重的州。當地時間4日,紐約州州長安德魯·科莫表示,預計高峰將在未來5至8天到來。
科莫在當天舉行的每日新冠肺炎疫情發布會上表示,在中國政府及中國駐紐約總領館的協助下,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等聯合向紐約州捐助了1000臺人工呼吸機。科莫感謝中方的捐助,也對中國駐紐約總領館的協助表示感謝。
圖片來源 /央視財經
多國加單,開啟自提模式
當前國際疫情快速蔓延,多國向中國采購醫療物資,開啟“自提模式”。
俄羅斯:派遣軍機“硬核自提”
4月4日,5架俄羅斯空軍的軍機相繼降落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隨后,5架包機裝載包括口罩在內的從中國采購的防疫物資,并于4日、5日相繼返回俄羅斯。
阿爾及利亞空軍伊爾76重型運輸機
俄羅斯空軍伊爾76重型運輸機
英國:從中國進口的醫療物資“坐滿”客艙
4月3日,英國外交大臣多米尼克·拉布通過社交媒體發布消息稱,英國維珍航空公司剛剛從中國運回一整飛機的防疫物資,包括300臺呼吸機、3300萬只口罩、100萬雙醫療防護手套等。
英國駐華使館隨后證實,后續還將從中國進口其他防疫物資,用于疫情防控。
日本:中國口罩到了,感覺是個奇跡
疫情發生以來,日本政府已訂購了1500萬只口罩,準備依次分發給全國醫療機構。其中,從中國進口的1000萬只口罩已于3月30日運抵千葉縣。
目前,日本的口罩進口量為每周1000萬只,日本政府計劃從4月起將每周進口量提升到3000萬只左右。
圖片來源 /央視新聞
據報道,負責進口的日本貿易公司表示,由于疫情在全球蔓延,許多國家都在向中國采購口罩,因此很難維持進貨量的穩定。
該公司負責人表示:“中國也有著10倍于日本以上的口罩使用量,世界性的口罩短缺情況已經演變為各國的口罩爭奪戰。這次想方設法總算是到手了,甚至讓人感覺是個奇跡。”
意大利:獲2200萬只口罩后,又訂購了1.8億只
當地時間4月1日,意大利外交與國際合作部長迪馬約在眾議院接受問詢時表示,疫情發生以來,意大利共計從海外獲得約3000萬只口罩,其中2200萬只來自于中國。
圖片來源 / 新聞聯播
迪馬約稱,意大利已動員全部外交力量協助開展全球采購。目前已經與中國企業簽署合同以市場價購買1.8億只口罩,其中第一批700萬只已在3月31日運抵意大利。如果未來交付順利的話,將能夠滿足全國每月9000萬只口罩的需求。
美國:馬薩諸塞州州長親自聯系采購
4月1日,一架涂滿紅、白、藍三色,外殼印有“愛國者”字樣的波音767飛機降落在深圳寶安機場,將120萬只N95口罩運回美國。
圖片來源 /新聞聯播
據了解,這批口罩由馬薩諸塞州州長查理·貝克親自聯系采購,而運輸口罩的飛機是六次奪得全美冠軍的美式橄欖球隊“新英格蘭愛國者”的專機。據悉,口罩在中國生產并從深圳起運。
為何開啟“自提”模式?
制造大國成采購首選地
隨著國外疫情的快速蔓延,各國防疫物資不足的問題十分突出。
作為制造大國,現階段的中國已經成為各國采購防疫物資的首選地。
截至3月底,我國口罩日產量已達3億至4億只。不少企業還紛紛“跨界”,“改行”做起了口罩。中央有關部委還直接成立“口罩專班”,協調和調度全國生產。
“上門自提”快速安全
不同于煩瑣的租賃倉庫、貨運航班等模式,“上門自提”能夠快速地運回防疫物資。
近日,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宣布,在接下來的48小時以內,加拿大將從中國接收數以百萬計的醫用口罩。他們還租賃了中國的一個倉庫,用于盡快地收集防疫物資、并分發到各個渠道,最后運輸回加拿大。
但租賃倉庫、貨運航班的運輸模式,往往可能會遭遇倉庫、飛機裝不下等困難。而“上門自提”的模式,反而能夠更直接地運回防疫物資。
近一個月來
中國出口防疫物資102億
4月5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海關總署綜合業務司司長金海介紹:
3月1日以來,中國共驗放出口主要疫情防控物資價值102億。
包括口罩38.6億只(77.2億元)、防護服3752萬件(9.1億元)、紅外測溫儀241萬件(3.31億元)、呼吸機1.6萬臺(3.1億元)、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284萬盒、護目鏡841萬副。
此外,據商務部介紹,截至4日,中國已與54個國家、3個國際組織簽署了醫療物資商業采購合同。
金海強調,未來對于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醫用口罩、醫用防護服、呼吸機、紅外體溫計等出口醫療物資,將嚴格憑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批準的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書驗放,對于出口偽報瞞報、夾藏夾帶、以假充真、不合格冒充合格等違法行為依法實施嚴厲打擊。
發布會上,金海指出:
當前,境外疫情加速擴散蔓延,有序開展醫療物資出口是深化疫情防控國際合作、共同應對全球公共衛生危機的重要舉措。
今年3月下旬以來,出口疫情防控物資增幅比較大,從3月1日到4月4日,全國共驗放出口主要疫情防控物資價值102億元,主要包括:
口罩約38.6億只,價值77.2億元;
防護服3752萬件,價值9.1億元;
紅外測溫儀241萬件,價值3.3億元;
呼吸機1.6萬臺,價值3.1億元;
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284萬盒;
護目鏡841萬副。
從貿易方式情況看,主要還是一般貿易,占了約83%,價值85.2億元。
他表示:
為保障疫情防控物資有序通關,海關總署成立了專項工作組,強化醫療物資出口工作的組織領導,對于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醫用口罩、醫用防護服、呼吸機、紅外體溫計等出口醫療物資,嚴格憑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批準的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書驗放;
支持企業通過電子方式提交相關證明;
加強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堅決查處防疫商品侵權行為;
對于出口偽報瞞報、夾藏夾帶、以假充真、不合格冒充合格等違法行為依法實施嚴厲打擊。
同時,海關還積極通過12360海關熱線等多種渠道,及時解決企業通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為有資質的企業提供更好的通關服務,為醫療物資有序出口營造良好的通關環境,支持國際社會共同抗擊疫情。
據悉,商務部、海關總署、藥監局于3月31日發布了《關于有序開展醫療物資出口的公告》,要求出口的檢測試劑、醫用口罩、醫用防護服、呼吸機、紅外體溫計等五類產品,必須取得我國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書,符合進口國(地區)的質量標準要求,海關憑藥監部門批準的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書驗放。
發布會上,商務部外貿司一級巡視員江帆表示,上述公告是為了深化國際疫情防控合作,加強醫療物資出口質量的監管,商務部將會同相關部門抓好政策落實,如醫療物資出口中出現質量問題,將認真調查,發現一起,查處一起,依法懲處,決不姑息,嚴控出口質量,規范經營秩序,切實維護“中國制造”的形象,更好地發揮醫療物資對支持全球疫情防控的重要作用。
江帆介紹,截至昨天,中國已與54個國家、3個國際組織簽署了醫療物資商業采購合同。
商務部:中國從未限制醫療物資出口
近日,有聲音將有序開展醫療物資出口的公告理解為中國要限制甚至停止關鍵醫療物資的出口。
商務部外貿司一級巡視員江帆就此回應稱:
中國出臺公告的目的,是為了嚴控產品質量,規范出口秩序,中國沒有也不會限制醫療物資出口。
她介紹,目前取得中國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批準的產品注冊證的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目前有2000多家,對外國采購商來說,可供選擇的供貨商數量相對充足,供貨質量更有保障。她提醒國外采購商從藥監部門公布的企業名單中選擇合作伙伴,避免因為產品不符合資質要求而導致無法正常出口。
對于部分國家稱從中國購買的口罩等部分醫療物資出現質量問題,江帆回應稱,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中外產品的質量標準不同,使用習慣上存在差異,甚至使用者操作不當。在中國嚴把出口產品質量關的同時,希望有關國家和地區在進口環節進行必要的質量檢驗,在使用中嚴格按照產品適用范圍和操作規程正確使用。至于在采購中出現的有關問題,她建議雙方企業按照商業化原則協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