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據彭博社報道,全球知名的醫療設備制造企業百特(Baxter)正在考慮出售其腎臟護理業務的兩個部門。據知情人士透露,目前百特正在與顧問合作,討論其腎臟護理服務和血液透析部門的潛在銷售。由于該討論仍處于早期階段,信息不公開,該公司要求不具名。
據彭博社報道,計劃剝離的腎臟護理業務的價值將遠低于 10 億美元,并可能吸引私募股權公司的興趣。有業內人士稱,百特此舉或許是在去年底近125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18億)收購Hillrom后的又一次業務重置。
針對上述出售兩個業務部門的消息,目前百特官方尚未進行回應。但在相關消息發出后,百特的股價出現了小幅上漲。截至美東時間9月14日,百特以每股59.11美元/股的價格收盤,漲幅1.69%,公司總市值297.44億美元。
美東時間9月14日百特股價信息
百特或出售腎臟護理相關業務
百特是一家全球性多樣化經營的醫療用品公司,專注于慢性病及危重治療領域,在全球范圍內開發、生產和銷售治療血友病、免疫系統疾病、傳染病、癌癥、腎科疾病,以及深度創傷等復雜重癥的產品。
在腎臟護理領域,百特是全球首個商業化生產透析系統的企業,也是第一家將血液透析、腹膜透析、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療法引入中國的企業。
據了解,計劃剝離出售的兩個部門均位于百特的腎臟護理業務中,也是該公司10個核心業務部門中最大的一個 。2021 年,百特實現了128億美元的營收,其中腎臟護理業務的營收約39億美元,約占百特當年總營收的三分之一。
據悉,百特的血液透析部門負責開發用于過濾和清潔腎功能衰竭患者血液廢物的設備。與此同時,百特的腎臟護理服務業務也經營著一系列提供透析服務的診所。
根據彭博社報道,透析診所每年的收入約為 2.5 億美元,而設備制造部門的收入約為 10 億美元,但尚未盈利。由此,若出售腎臟護理業務相關業務,其估值將“遠低于10億美元”,且可能對私募股權買家特別有吸引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7月的二季度業績電話會議上,百特首席執行官José (Joe) E. Almeida也曾暗示公司的某些業務將可能進行剝離。
彼時,Jose Almeida稱:“百特的一些業務超出了我們的主要視野,因此我們正在考慮投資組合管理,以確保百特在將資本分配給與我們的戰略和愿景相關的業務方面保持一致?!北M管Jose Almeida沒有具體說明業務,但他預測百特將在 2022 年底之前采取至少一項剝離行動,第二項更為復雜的行動仍在進行中。
成立于1931年的百特,經過90年的發展,目前已成為全球醫療行業的領先企業之一。而作為一家業務穩定的全球性巨頭企業,百特也一直在尋求新的增長。
2021年12月13日,百特宣布完成對Hillrom的收購,百特以每股156美元現金的價格收購Hillrom,總股本價值約為105億美元,企業總價值約為12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18億),包括承擔未償債務。該收購也成為2021年醫療器械第二大收購案,收購金額僅次于西門子收購瓦里安。
此次收購,讓Hillrom的互聯護理和患者監測等業務與百特的醫院護理業務形成互補。彼時百特表示,該收購將加速公司在全球范圍內改變醫療保健和推進患者護理的愿景,即從醫院到家庭,幫助百特實現更快的業務增長。
當時,百特多次強調了其數字化轉型,以為位于家中、門診、急診和幾乎每個醫院部門的數百萬患者提供支持。百特計劃依托其廣闊的全球足跡、商業和基礎服務設施,將產品擴展到新的國際市場,為全球更多的患者和供應商提供服務。
百特稱,基于公司在全球部署的200 多萬臺醫療設備,百特計劃利用其在交互技術、數字健康解決方案、數據分析、治療開發以及監測和傳感方面的專業知識來構建一個圍繞著患者和醫護的系統。
百特的董事長、總裁兼首席執行官José (Joe) E. Almeida表示:“Baxter-Hillrom 的合并開啟了企業轉型的新階段,凸顯了我們對患者、臨床醫生、員工、股東乃至社會的新一波影響力。整合企業互補的能力將帶來更多的增長機會,并為我們領先的數字健康創新提供了新的可能?!?/span>
而談論到業務整合,有業內人士稱百特計劃剝離的腎臟護理業務,是繼去年底大舉收購 Hillrom 之后的又一次業務重置,以削減部分新擴展的產品組合,聚焦核心業務的醫療器械創新網。
“透析三巨頭”之百特的腎臟護理發展史
1954 ,百特在比利時開設辦事處。兩年后,荷蘭醫生威廉·科爾夫發明了第一個“人工腎”,它由木板、橙汁罐和玻璃紙制成。在此基礎上,1956年,百特推出了全球首個商業化的腎透析系統,并為日后成為該領域的創新者奠定了強大的基礎。
1960 ,百特推出了第一個腹膜透析 (PD) 溶液。PD 通過腹膜而不是外部透析器過濾腎功能衰竭患者血液中的廢物。
1994 年,百特推出自動腹膜透析 (APD) 系統HOMECHOICE,并在新加坡開設工廠進入亞洲市場,生產腹膜透析解決方案。也是在90年代前后,最早進入中國醫療市場的大型跨國公司之一。百特中國在藥物輸注、腎科、生物科技、麻醉、營養等領域,將國際最先進的多樣化的醫療產品和服務引進中國。
2011 年,百特的投資公司Baxter Ventures 成立,開始了一系列并購:收購 Baxa Corporation 以增強我藥房自動化,收購智能輸液泵制造商 Sigma 和領先的顯微外科產品公司 Synovis Life Technologies, Inc,收購全球腎臟護理創新者 GAMBRO ,2015 年剝離生物科學業務,專注于醫院、營養、腎臟和外科護理。
此后,百特還陸續推出帶有 SHARESOURCE 的 AMIA,第一個具有用戶友好功能的 APD 系統;THERANOVA 支持的HDx是一種新的透析療法,透析器具有創新膜,可提供擴展的血液透析治療 (HDx)。
據報道,2021年全球有375萬名ESRD(終末期腎臟疾?。┗颊呓邮芡肝鲋委煟渲?,88%的患者接受了血液透析HD治療,1%的患者接受了家庭血液透析HD治療,11%的患者接受了家庭腹膜透析PD治療,95萬急性腎功能衰竭ARF患者接受了CRRT治療。
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透析市場規模約790億歐元,受疫情影響,比2020年的810億歐元下降2.5%。透析服務約640億歐元,透析產品約150億歐元。到2030年,全球透析患者將達到600萬人,年復合增長率約5.2%。
來自全國血液凈化病例信息登記系統(CNRDS)統計的資料顯示,2016年我國接受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人數為44.7萬人,2019年底已達到63.3萬人,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2%。
另一方面,我國新增終末期腎病ESRD患者人數也在迅速增長,從2016年至2019年底,新增患者數量的年復合增長率達21%左右,這是推動我國血液凈化行業未來增長的重要因素之一。
從腎透析設備生產商來說,目前全球提供血液透析服務的企業主要有費森尤斯醫療、DaVita 、百特等。
而在國內,有威高血液凈化、三鑫醫療、寶萊特等企業也在腎透析領域占有重要地位。此外,樂普醫療(成都歐賽)、天益醫療、維力醫療以及貝恩醫療等企業在行業內有影響力。
數據顯示,預計到2030年我國終末期腎病患者(ESRD)人數將突破300萬人。但接受治療的患者比率不到20%,如果未來尿毒癥患者透析治療率提高到國際平均水平37%,屆時透析治療人數將達到148萬人,若接近或達到發達國家現在的平均治療率75%,則透析治療人數或將達到300萬人以上。
隨著人均收入的增長及醫保覆蓋比例的增加,終末期腎病患者接受治療比率也將不斷提高,從而進一步推動血液凈化行業的增長。由此,血液凈化市場前景廣闊,擁有巨大的發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