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醫保局曾在答復函中表示,根據規定,目前各省(區、市)對眼鏡、義齒、義眼等器具均不納入基本醫保支付范圍。下一步,將逐步完善醫用耗材管理,及時將符合條件的耗材和診療項目納入醫保支付范圍。
種植牙納入醫保,效果如何?
近期,寧波市醫保局發布《關于調整部分醫保待遇和就醫管理辦法的通知》。內容指出,要規范歷年個賬資金支付范圍,其中,種植牙支付規定按照《聚焦醫保支付改革助推共同富裕實施醫保種植牙項目協議書》(以下簡稱《協議書》)協議條款執行,歷年個賬資金支付范圍限《協議書》品牌目錄范圍內種植體及其規定的醫保支付標準。
該政策將于明日(3月1日)起執行。
去年8月,寧波市醫保局下發《關于進一步明確醫保歷年賬戶支付種植牙項目的方案(征求意見稿)》,計劃試行醫療機構“種植牙項目支付方式調整”工作。
目前,上述工作已有新進展。
據象山縣人民政府消息,1月11日,醫保種植牙項目在全寧波市大范圍試行,該縣有23家定點醫療機構主動簽約參與。
此次,參與醫保種植牙的醫療機構對目錄內的品牌種植牙實行整體打包收費,即按照醫療機構等級區分二級及以下、三乙、三甲3個檔次,國產品牌3000元、3200元、3400元,進口品牌3500元、3700元、3900元。簽約醫療機構統一按照上述標準收費。
同時,為規范醫保支付范圍,目錄外品牌種植牙將不納入醫保歷年賬戶支付范圍。
慈溪市人民政府此前表示,慈溪市醫保局率先推動平價“種植牙”項目順利落地,使“種植牙”均價從8500元/顆左右降至3500元/顆左右,降價60%。
去年下半年,四川省正式推進種植牙集采工作。有業內人士擔心,種植牙業務在民營醫院開展較多,集采中民營醫院如果不參與,采購量可能比較難帶起來,議價空間受限。
不過,根據慈溪市披露信息,截至去年12月底,該市已有5家民營醫療機構落實平價“種植牙”項目,首批采購種植體330顆,可為患者減少支出165萬元。
據了解,慈溪市醫保局此前曾收集醫療機構對于該“種植牙”項目實施的意見和建議,對其中不愿實施的醫療機構上門講解政策,答疑解惑,消除顧慮。對全市25家已開展“種植牙”項目的民營醫療機構進行試點工作講解,并落實試點申請。最終,全市開展種植牙項目的定點民營醫療機構均加入簽約。
慈溪市醫保局還積極聯系了種植體供應企業,主動化解醫療機構在自主采購中選擇使用目錄內產品開展“種植牙”項目面臨的“種植牙”種植工具投放、產品質量、售后服務等問題,加速供貨合同的簽訂。
近期,種植牙集采工作正在推進中,2月11日,國家醫療保障局副局長陳金甫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指出,種植牙集采方面,去年由四川組織省際聯盟,研究種植牙體集采規程,現在方案基本成熟,也廣泛聽取了臨床、企業和各地意見,今年上半年力求能夠推出一個地方集采的聯盟改革,是在國家主導下一種布局,在牙科種植體探索的一種集采方式。
兩會聲音 :價格畸高,采購模式有問題